文 /兒童文學工作者 黃筱茵 《小水窪》是一則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驚奇的故事。下雨天,滴滴答答,小男孩噘著嘴巴抱怨這一天簡直毀了,什麼事也不能做,哪裡也不能去。媽媽用愉悅的心情、幾枝色鉛筆還有蠟筆揮灑開心的色彩,不但將孩子的情緒由消極的谷底拉上來,也為自己和孩子創造了一段日後難以忘懷的雨天記憶。 書裡呈現了塗鴉從無到有,逐漸增添畫面與意義的過程,非常有趣。媽媽察覺孩子的壞情緒,輕描淡寫的問他要不要畫圖。小男孩說:「才不要!我永遠都不要畫圖!」媽媽說:「好吧。那我就自己畫囉。」沒想到畫畫塗鴉是一種自然而然就能吸引旁觀者加入的活動。從媽媽在紙上畫下天藍色的J形開始,這個圖案變成傘柄、變成男孩的小藍傘,接著小男孩央求媽媽畫他撐著雨傘的模樣……然後畫面慢慢延伸,變成了幸福的一家人一同佇立在雨中。媽媽在本子上開始作畫以後,原本百無聊賴的小男孩忍不住靠近觀看,就連原本趴著休息的貓咪和狗兒,全都靠上前來觀賞。書頁上的紅、黑兩色代表媽媽和小男孩說話的聲音。 在故事裡,媽媽不著痕跡的引導邀請孩子加入塗鴉,既沒責備孩子抱怨太多,也沒強迫他非一起畫圖不可。不過畫畫的樂趣與魔力就在眼前施展開來,讓小男孩自願幫忙畫雨。和媽媽一起塗塗畫畫實在是太好玩了,斜斜的雨絲愈來愈密,變成傾盆大雨,小男孩和媽媽也彷彿真的踏進他們筆下的畫面裡,感覺雨水就像真的打在自己身上呢!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這本書讓讀者看見藝術如何把想像化為真實,改變小男孩對現實的感受。母子合作畫下踩踏小水窪的畫面後,小男孩之前百般抱怨的情緒早就消失無蹤。他迫不及待想真的走進雨中散步,媽媽也說當然可以呀,「我們有雨衣、雨鞋還有雨傘啊。」於是,兩個人和小狗比利,就真的整裝出門,跨進雨中散步了! 想起平時我常和孩子一起在本子上塗鴉,看完這個溫暖可愛的故事,讓我好想馬上拿出紙筆,和寶貝一同塗塗寫寫,看看這一次,圖畫會帶著我們降落在哪個奇妙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