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課題1〉如何打造信任感? 新聯在線:能做的都做了, 只等政府說Yes
拆解新聯在線的金融服務模式,主要在推動個人民間資本進駐中小企業,透過債權轉讓與平台媒合的方式,讓借款人(特別是還沒資格從銀行借到錢的中小企業)用「擔保借款債權」的方式,提供3%∼9%穩定年化報酬率,向個人募資。
一方面創造更多個人理財產品的選擇;一方面則讓想借錢卻借不到錢的中小企業多一個正常籌資的管道。
「這個模式很新,剛起步時常被誤認為是詐騙、吸金,」新聯在線總經理陳育澍不諱言說,當時,他K了很多書籍,並跟律師研究很多法律判決,確認債權轉讓的商業模式在台灣屬於合法方式,才決定進來這個市場。
只是,當時台灣沒人做這樣的事,也對這樣的投資方式抱持高度警戒與懷疑。
新模式安全感怎麼建立?
為了建立投資信任度,新聯在線第一步先與擁有評估風控能力的資融公司合作,對每一個債權案進行事前的評估工作;每個放上平台媒合的案子,也都要求提供質押擔保品,或擔保人需要出具擔保,甚至還要資融公司對於該筆項目進行再擔保。也就是說,如果借款人跑了、倒帳了,拿出案子的資融公司要負責吞下80%∼100%的損失。
第二步,則是不經手金流。陳育澍指出,所有金流都是透過玉山銀行代收代付,新聯在線不收受存款,也不放貸款,更不做先向大眾公開集資,然後再行轉投資或操作資金的行為,只單純媒合債權擁有者與債權受讓者進行債權讓與,避開一般人擔心平台收了錢、最後卻跑掉的疑慮。
此外,新聯在線還引進電商七天審查期的制度,讓一時衝動下單的投資人有思考期、反悔期,「這些都是為了建立投資人的信任感,」陳育澍說。
由於在平台上的案子,有時是一家海外開發商的建築借貸;有時是一家接了單的在地新創公司,卻苦於沒有足夠的資金生產;有時只是一家小企業的設備周轉金需求,債權案源來自海內外,借貸時間也從一個月到一年以上都有。
為了展現做為一家線上P2P投融資媒合平台的誠意,新聯在線的第三步,則是跟會計師研究發票、稅務問題,確認海內外投資獲利該如何報稅、手續費又該如何開立發票等。由於模式太新了,竟然連國稅局內部也不知該怎麼做,只能讓新聯在線先依照現有稅務規定一步一步建立申報流程。
從被質疑到現在,新聯在線營運P2P借貸的戰線已涵蓋新加坡、廣州、台灣與柬埔寨。截至去年7月,集團媒合總金額超過240億元,接下來還計畫進軍菲律賓、印尼跟澳洲。
即使做到這樣的程度,新聯在線在台灣,還是只能低調營運,只因金管會對P2P借貸業務尚未明確表態。
「我們只要一個名份!」陳育澍說,新聯在線是屬於改善資訊流的金融創新,現有台灣法規已經很完備了,只差政府點頭。
如果將來等P2P借貸、投資的風氣更成熟,還能做到無擔保借貸的話,「希望政府能儘快通過新的信託法,讓我們把錢都能信託,確保更安全的交易環境。」
創新過程都有風險,新聯在線小心踏出每一步,接下來還想跟金融機構合作建立亞洲中小企業民間借貸信評數據中心,往亞洲最值得信賴的融資綜合理財平台之路邁進。
…想了解更多請點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