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曾郁雯《珠寶情人》 被譽為「珠寶詩人」的珠寶設計師曾郁雯,如稱號熱愛珠寶與文學,近年來著書約略分為兩大類:旅遊京都的散文和珠寶應用書,今年一月出版的小說集《珠寶情人》,則是她首度嘗試以珠寶為題寫成短篇小說,真正融合她最愛的珠寶與文學,是她對文學的情書,也是珠寶設計師從業二十七年來的紀念。 二十七個故事的紀念 想起寫成《珠寶情人》的淵源,曾郁雯笑說真是自找大難題。當初在二○一三年開始撰寫的珠寶雜誌專欄,內容主題任她自由發揮,她選擇珠寶為主撰寫短篇小說,內容還限制在一千字以內且跟愛情相關,雜誌連載時,還得搭配自己拍攝的照片為圖,三重的搭配讓她直呼是多年寫作最困難的挑戰。在集結成書後,為更突顯珠寶與文學的融合,每篇文章改以她設計的珠寶圖片搭配,除了讓讀者能眼見故事中提到的珠玉寶石美麗質感,也能從珠寶中窺見隱隱透出的故事傳達意念。 最初既有珠寶、故事、照片三項要素作為靈感起念,不免讓人好奇創作時是以何項為主何者為客?曾郁雯表示,創作時其實沒有固定以哪樣先行,端看哪個意念帶來的靈感較強就依它為主進行創作,有時是珠寶先行,有時是故事先行。故事內容虛構外也有真實人生的虛實穿插,或許是她本身的旅遊經驗,或許是她身旁親友的人生,也可能是她小時候的經歷,但畢竟是小說創作,真真假假揉合成想捏就的故事主題。〈四君子〉中以畢業二十多年的大學同學相聚為題,描寫各人不同的人生際遇與世事變化,讀到最後有種經由人生歷練的歲月感慨;〈將軍的女兒〉是作者小時候看到無比美艷的官太太時的震撼,所延伸寫成的母女故事;提到〈綠雨.傘〉時,作者也偷偷透露當初創作行文的選擇猶豫,文中寫到外遇情節,男女相約一同去吃河豚,引蘇東坡說:「河豚味美值一死」描寫心情,為了要不要明言寫出吃河豚等於偷情的暗示,曾郁雯掙扎了一陣,最後覺得明寫實在太無聊,僅借用「河豚味美值一死」的名言來暗喻外遇的刺激與危險,也是這樣的暗喻與曖昧,更帶出故事裡的文學趣味。 二十七個故事中,有各種愛情模式:暗戀、失婚、偷情、仰慕等,但更多的是作者藉著這些愛戀的皮,透露出人生經歷中各式各樣的際遇與感嘆,也正是對人世間有著一顆透達玲瓏心的曾郁雯,以多年累積而成的溫柔文字及人情通達才能寫就的療癒故事。 溫柔文字療癒失意者 訪談中,曾郁雯不吝多次提到文壇前輩兼丈夫林文義,對她一直以來的鼓勵與支持,她為了維持生活專心以珠寶設計為主業,曾斷了十多年的文字創作,是林文義不斷跟她說:「你可以寫,不寫可惜」,她才更有信心提筆創作。曾郁雯認為,閱讀能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救贖,撫平現代社會的浮躁,讓心情得以沉澱,她自己也將文學創作當作她的精神堡壘,非常珍惜可以好好閉關寫作的時刻,享受創作時靈光乍現的幸福。 她也聊到希望《珠寶情人》能帶給讀者的──不論是失意者、失戀者,或是在人生任何一個階段感到挫折的人,能從《珠寶情人》裡得到些微安慰和溫柔陪伴的力量,支撐讀者在人生的路途繼續走下去。在不起眼的石堆中,能打磨出最耀眼的寶石,人生沒有那麼絕望,每個人不能放棄對幸福追求的可能,才是人活著的恆久希望。擁有珠寶設計師、作家的不同身分,正職為設計師的曾郁雯,說著自己是「欠栽培」的作家,也煩惱於事務眾多無法專心寫作的困擾,隱約透露出她長期對專職文學創作的渴望;但正因她曾走過繞路過的人生路徑與磨練,一路上看到經歷的都不會浪費,通通化為充滿情感與歷練的文字,積累人生。 曾郁雯說著接下來的寫作計畫是生活散文《女兒書》,小說《珠寶情人》已讓人見識她用故事寄情抒懷的能力,以自身生活經驗為題的散文《女兒書》更加令人期待。能以文學療癒自身的創作者的文字,必也能療癒他人,而療癒,不就是長久以來文學最好的功用之一嗎? 胼胝體 台灣大學戲劇學研究所畢。現任文字自耕小農。 |